元旦4天連假,原本和老公計畫2、3日兩天出遊
晚上就住高雄阿姨家,臨行前一天大弟突然說3日晚上也要南下會合
因為大弟只休週日一天,小姪女連假都在家,最後一天也該去走走囉
為了配合大弟一家,時間往後多延了一天
又怕孩子玩得太過難收心,我們只好調整成兩天半的旅遊
第一天(2日),讓孩子在家寫功課,中午我們這一家才牛步的出發
在途中吃中餐後,就直接上高速公路南下展開旅程
第一站原本要先到「打狗英國領事館」參觀,因為上山路段找不到停車位
車子只好開入「國立中山大學」內迴轉下山再找一次
不料,沿路苦於沒車位,只好一直往前開
開著開著離「英國領事館」也越來越遠啦!
已近下午五點了,先將車停靠「鼓山碼頭」,下車走走透透氣
雖被車潮”趕下山”,我和老公還是不放棄入內參觀的念頭
當然也不可能再走原路徒步繞上山啦!
走入巷內探問當地居民,有無小徑可通往「英國領事館」後山?
還真的有登山小徑喔~不過聽說有狗會追人!!
不管三七二十一,就是要「英國領事館」啦~
於是我們一家四口就開心的往上胡亂瞎走,發現內有很多住家,倒是沒遇見半隻狗影
終於登頂來到「英國領事館」啦!迎接我們的是絢麗的夕陽
登高望遠,山景海景盡收眼底
可以看到剛剛進去迴車的臨海岸的「國立中山大學」
看完了美景之後,就繼續參觀「英國領事館」
「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」為建於1865年的英式建築,位於高雄港口北岸的鼓山上,基地高度離水面約30公尺 ,東側、西側及南側皆緊臨陡峭的懸崖,北側連接鼓山,形成背面靠山、三面環水的形勢,是當時英國掌理海關稅務工作的重要據點。
在臺灣目前現存的西式近代建築中,打狗英國領事館的年代最為久遠。
1895年甲午戰爭後,臺灣進入日治時期,期間日本積極建設高雄港,哨船頭及旗後山均被劃入港口要塞之範圍,英國因此放棄打狗領事館的使用權,由日人接收使用,並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。
在太平洋戰爭時為防空中轟炸,領事館入口牆上被塗刷水泥,但局部仍遭轟炸受損。
日治時期結束後又逢多次風災,處處斷垣殘壁。直至1985年後,打狗英國領事館方開始進行修復。
1987年台灣內政部公告打狗領事館為二級古蹟,並闢為高雄史蹟文物館。
廊道的花欄石雕及圓拱式設計是不是很特別呢?
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讓我們忍不住多拍個幾張相片
整體外觀的四周外牆都有連續的半圓拱造型
內部還有高低不一的地下室,我們摸黑進入鑽來鑽去
這是關囚犯的監牢,小門忽高忽低,要蹲著跨入好辛苦!
另一角的風景,趁天黑前趕快拍張相片!
鼓山碼頭暮色
離開「打狗英國領事館」,接著去夢時代廣場美食街晚餐去囉~